面向21世纪,社会走向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与之相适应,现代教育植根于现代社会的现实,又面向未来急剧的变化和发展。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正式颁布开始算起,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正式开展八年了。八年中,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为了总结课改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支撑和保证,为推动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我们组织对各中小学课改实施情况开展了调研。现代教育的特征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层面性,而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就是现代教育的直接体.我国基础教育……查看全文>>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调研报告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大的戏头是有效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定位于国家课程、地方管理、学校开发,其功能在于: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研究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然而,通过本次对12所中小学调研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在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存在极大盲区和偏颇,实施现状令人堪忧,部分学校形同虚设、名存实亡,课程推进举步维艰。初中尤为突出,村小更加严峻。公立学校尚且如此,民办教育可想而知。……查看全文>>
--------乐江乡中心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三年的实践,我们与新课改一起成长。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取得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少的困惑,为了能很好地反思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将我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概况我乡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班级有29个,参加学生人数为534人,经过各级的新课程改培训的教师有112名。于2004年秋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师我们要求凭证上岗,在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老师们积极投入,善于搜集案例,对改革的新目标与观念有较深的理解。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举措成效1、认真学习理论知识,领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第……查看全文>>
鞍山市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四年,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2004年进入新课程改革,市内四城区2008年进入新课程改革,高中2006年进入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存在着一定的困惑。下面就把几年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作如下汇报:一、课程方案执行情况1、国家课程是否开全了课程门类在期初视导和新课程专项检查中,初高中各所学校全部开齐开全了国家规定的课程门类,初中、高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课程也都有所开设。高中开全了必修课和选修课。2、国家课程是否开足了课时初、高中开足了国家课程规定的课时,个别学校略有增加。3、地方课程是否开全了课程门类地方课程开设情况不仅人意,多数学……查看全文>>
xx中心学校基础课程改革汇报我处现有初中2所,小学17所,一年级19个班,七年级14个班,。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2004年秋季我们采取“强启动、重落实、稳推进”的措施,求真务实、克难攻坚,大力推进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全处一、七年级全部使用新教材,翻开基础课程改革的新一页。我们的作法是:一、加强领导,强启动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新知识、新手段是我们遇到新的挑战,为了进一步落实市教育局5月28日动员会精神,我们成立了xx中心学校课改领导机构,明确了中小学校长的课改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落实业务指导小组和学科指导小组的责任,为课改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制订了两个方案,《xx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查看全文>>
艺术学校达标评估工作情况汇报文章标题:艺术学校达标评估工作情况汇报一、励精图治成绩辉煌__艺术学校是我市唯一一所国办综合专业艺术学校,始建于1985年,1986年正式开始招生。学校创建时的主要职能定位是为我市各表演艺术院团定向培养后备人才。创建之初,学校是在原长江剧场基础上改建而成,因此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从一开始就有很大的局限,由于这种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学校在办学规模和发展规划等诸多方面,长期受到很大的制约。在市教委1991年组织的中专学校办学条件评估中,未能达到评估合格要求,被亮黄牌。然而,尽管学校办学硬件条件较差,__艺术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励精图治,克服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学校的杂技专……查看全文>>
面朝课改春暖花开---涟源市伏口镇中心学校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情况的汇报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伏口镇中心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悉心关怀。伏口镇位于涟源市西北部,总面积182.7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是典型的山区。伏口镇中心学校是涟源市规模最大的农村初级中学,现有教师84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8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0人,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6人。全校共有班级24个,在籍学生1255人,建筑面积24790平方米,占地面积36900平方米。自2006年启动课改,特别是2010年9月被认定为湖南省基础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学校以来,学校确立了“认识课改、研究课改、推进课改……查看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校自2013年着力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为了贯彻落实《中共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委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我校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实际,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学校工作绷紧“课堂改革”这根弦,严管理、重科研、育亮点,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现将我校课改情况汇报如下:一、学校概况:大洪山学校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93人,其中小学生191人,中学生102人。在编在岗教职工28人,本专科以上学历17人,学历达标100%。学校硬件能基本满足教育教学工作。有电脑室、多媒体教室、阅览室、仪器室、……查看全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培训计划为了提高校本培训活动的实效,培养一支具备执行新课程能力,具有一定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构建有我校特色的培训模式,积累培训经验,初步制定此培训方案。一、培训目的:1、使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动员社会舆论力量,为课程改革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2、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明确课改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增进参与课改行动的主动性、自觉性。3、培养一支具备执行新课程能力,具有一定的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4、不断总结和积累培训成果和经验,逐步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培训模式。二、培训内容及安排:九月份。学习《消防法》等法律知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十……查看全文>>
怎样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学的改进,特制定本方案,特定于宜昌市举办“和美课堂”宜昌市首届小学数学名师高效教学“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学习。现具体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一)组织机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素质教育研究所(二)实施机构:和美经典教育科技中心中基德研(北京)科学发展研究院(三)学术支持:《中国教师》杂志社二、活动特色主题亮点一。“一师一优课,……查看全文>>
搞好校本教研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安市乐胜乡第一中心校车晓光自新课程改革在我校实施以来,我校按课改的精神,从学校实际发展需要出发,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确定了以课例反思为载体,构建“问题-研究-实践-提升”模式的校本教研。指导思想1、突出“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新理念,及时发现、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以教研促教改,以培训促教研,形成教、培、研、改一体化。基本思路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校本教研的中心,立足本校,充分调动全体教师人人参与,把教研的重点放在教学和课堂……查看全文>>
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创新为提高全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去年7月以来,我区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投入校本教研工作方面做了有积极有益的探索。一、以课题实验带动校本教研。全区以学校为单位设立课改项目,分专题,分小组研究,定时间教师互相交流。教研室人员下到学校牵头实验课题,成立学科实验研究小组,撰写实验研究方案,确定实验目标,具体指导各校的教学实验工作,先后举办了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两期培训班,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实施计划》。各校以新课程学科课题的研究带动实验工作,建立了“子课题研究申报”制度,现全区共申报新课程实验课题21……查看全文>>
林扒镇闫东小学新课程改革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一、实施目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决定和省教育厅《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尽快适应教育的新形势,切实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确保新课程改革的的稳步实施。二、内容与方法:起始年级、起始学科率先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同时带动所有年级所有学科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三、工作任务: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强对课程改革推进工作的领导,,学校建立四级组织网络。(1)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张家玉、张遂道、赵云湘、田杰组成,张家玉任组长。(2)课程改……查看全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新课程改革试验工作的展开,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研方式已凸显出了它的弊端,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新课程改革活动的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彻底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切实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法规和教育方针,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探讨新课改精神实质和素质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学校有特色、课改有实效、学生有特长"这一办学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查看全文>>
红寺堡二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继续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认识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确立现代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建立各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各小组要确立研究课题,以科研推进课改。二、主要内容和安排(一)、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积极派出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研讨、学术交流。然后以这些教师为骨干,在校内以备课组的形式……查看全文>>
西河乡中心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和要求,按照课程改革要积极稳妥、合理有序、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教育局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我校新课程实验坚持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构建具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把课堂教学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查看全文>>
为全面科学地规划和实施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根据上级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本着顺势而上,克服困难,快速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稳妥、科学合理地开展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学校经反复研究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周密策划,缜密组织,认真学习实验省区的课改经验,在广泛调查研究、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实施新课程的基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湖北……查看全文>>
数控专业学生社会化实训管理模式的初探上海工商信息学校顾锦秋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在实施"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实践中,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要求,努力寻求学生社会化成长的办学道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先后与二十多家机械制造企业接洽商谈,尝试以企业产品加工作为学校教学实训的基本载体进行教育实践改革,借鉴现代企业"跟单"生产经营管理的思想,提出了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跟单式"教学实训模式。学校的数控实训中心,拥有当地一流的先进设施与装备。按照企业的生产定单,在跟单技术员和专业教师,根据学生在校的专业学制进行加工分解。制定先易后难、逐步深入的实……查看全文>>
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关键词]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摘要]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艺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目前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内容相对比较孤立,联系性不是很强,没有能够发挥基础课程的应有作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更好的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的需要以及更好的配合专业发展做了一些分析,在整合基础课程相关内容、采取措施改善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更好的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一、前言近年来,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发展适逢高职高专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大潮,高职院校都非常注……查看全文>>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工学一体化摘要。学校教育过程中对于培养生产、管理、服务和建设需求的高等专业化应用型技术人才非常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而言,工学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受到学校的关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工学一体化对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更好的培养专业化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工学一体化进行浅显的分析和研究。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工学一体化;探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对于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专业化应用型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多,因此……查看全文>>
联系客服
公文交流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