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改革开放后“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完美收官,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辉煌起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查看全文>>
【篇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最后关键阶段,总书记殷殷嘱托,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环境保护水平和生态建设质量,确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在“全面建成”四个字上。既然是全面建成,就要在短板上下功夫,只有补齐短板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深度贫困地区等方面短板明显。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深度贫困是当前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小康建设短板,是其中一项必须要完成的重点工程、必须要啃的“硬骨头”。解决深度贫……查看全文>>
【篇一】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成效比当初预期的还要好。作出这个重要判断,是有充分依据的。国际社会普遍赞赏我国发展成就。文章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把握好……查看全文>>
(篇一)“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风华正茂。从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起航,历经28年浴血奋战、70余年励精图治,中国共产党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已经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今年是我们党成立99周年,中国共产党99周年的光辉历程,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广大党员干部要“心怀群众,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党的原则、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查看全文>>
【篇一】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走过的光辉路程,我们再一次感慨老一辈共产党人带领中华民族取得的成就是多么的辉煌夺目,放眼当代,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界环境,中国共产党仍然是我们最坚实最可靠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悲壮的斗争史,各阶级的先进分子都曾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代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代表大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等等,都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失败了,只有代表无产阶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查看全文>>
【篇一】“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99年前的7月1日,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民族走上了救亡图存的强国之路。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多少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如一轮红日,在世界的东方冉冉升起。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党员干部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献礼“七一”。心中揣着忠诚,做“讲政治、有信仰”的先锋。古人讲,“天下大德,莫过于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中有党是政治灵魂,对党忠诚是第一要求。忠诚,就是思想上高度一致、情感上高度认同、心理上高度信赖、行动上高度自觉。忠诚要害在“绝对”,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查看全文>>
【篇一】今天的嘉兴南湖上,飞檐斗角的画舫红船依然静静停驻在一片湖光山色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由此起步,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一步步开创出一个崭新的美好时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这99年,是不懈奋斗、开拓进取的99年,是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99年,是自身能力不断提高,各项制度不断完善的99年,是春华秋实、成绩斐然的99年。回首峥嵘岁月,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也应朝乾夕惕。当前,国内外不断变化的形势,为前进道路铺上了一道道难题、一次次考验,党员干部肩负时代重任,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既发扬优良传统,又顺应时代潮流,以乘风破浪的姿态,向着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扬帆起航。乘理想信念之……查看全文>>
【篇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最初的几十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核心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建党99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发展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彰显了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政治品质和政治勇气,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积累了立党治党、兴党强党的宝贵经验。……查看全文>>
【篇一】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西安交大师生时讲道。“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2020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的日子,走过99年的峥嵘岁月,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旷世瞩目的成绩。“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不畏危险逆行向前是一心为民的“党味儿”。2008年,“5•12”大地震咆哮突至,刚上大学的我,听到这一消息的瞬间心就悬了起来,电视里滚动播放的都是汶川灾情的新闻,看着人民子弟兵逆风而行,余震吓不走他们,崩落的山石阻碍不了他们前行的步伐,他们用肩膀扛起断裂的石梁,用……查看全文>>
【篇一】7月1日,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立的99周年纪念日。今年的“七一”建党节,我已是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凝望党旗,我也有了新的感悟。耳濡目染之下,必心生向往。从小,我就在一个充满“红色血液”的家庭中长大。小时候,每晚听姥爷念叨着抗战时期,他和其他党员战友们浴血奋战的故事入睡;懂事后,听老爸自豪地描绘他作为党员参加1994年阅兵海军方阵看到党旗时的热血澎湃;长大了,听舅舅和哥哥们真挚坚定地讲述军旅生涯带给他们的党性和担当。就这样,我不禁带着浓浓的好奇审视起这面鲜红的党旗,是怎样的凝聚力吸引了这么多炙热而澎湃的生命。见微知著之时,则上下求索。随着年岁渐长,我开始渐渐领略到了“党”的独特所在。那是……查看全文>>
【篇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这首家喻户晓的歌,也是我最爱唱的歌,并且一直影响着我的人生成长之路,让我在服务人民群众中践行初心。党的号召力,改变了我的人生成长之路。离开校门,跟广大青年一样来到了人生十字路口,是投身打工之路,还是走上经商之道,对于一个不满20岁的青年来说,同样要面对人生抉择。此时的我,想到了“巾帼汉子木兰花,百姓心中七彩霞”。花木兰都能替父从军,报效国家,作为堂堂七尺男儿,为何不投身军营去,感受一下“男儿入伍志刚强,苦练精修作栋梁”呢。于是在1996年12月应征入伍,积极投入了火热的军旅生……查看全文>>
【篇一】在建党九十九周年来临之际,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已经入党快十一年了,回想这十一年,在军营做一名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战士,荣誉和奉献交织;回到地方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党和人民的“战士”,感恩和感动并行。在这十一年中“党味儿”与“兵味儿”并存,细细回味别有一番滋味。青春无悔,以梦为马,携笔从戎去,青春不迷茫。2004年9月,带着一颗感恩党的心,带着儿时的梦想,带着对军营的无限憧憬,走出西北的小山村走进太行山下“人民兵工第一校”。那时候就只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没有党和国家的政策我可能永远不能走出小山村,更没有步入军营的机会。当我第一次穿上迷彩绿、戴上“红肩章”、唱响军歌的那一刻,内心激……查看全文>>
【篇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银川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园,了解当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情况,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产业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深切牵挂。接下来,要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就要着眼产业发展,驱动“三结合”发展战略,打出产业发展“融合拳”,做强产业发展“延伸链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鼓足精气神,释放乡村振兴脱贫富民的加速作用。打出产业培育和人才引进的“融合拳”,实现优势向新延伸。产业培育要有发展思路和发展步伐,要强化人才和智力支撑,通过引才聚才带回“三好”——把好项目带回来,把好方法带回来,把好技术带回来。引入人才更……查看全文>>
【篇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来到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察看村民刘克瑞家院落。习近平总书记在察看完村容村貌后,与回族村民刘克瑞亲切交谈,交谈甚欢。漫步时,眼神里表达出由衷喜悦情。宁夏自古以来就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恶劣的自然环境是该地区长久、持续贫困的重要因素。2009年开始,宁夏南部山区20多万贫困群众从山上搬迁至山下,在吴忠市建成全国最大的单体生态搬迁集中安置区之一。刘克瑞是第一批从西海固搬至红寺堡镇弘德村的。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扶贫调研时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策略。在党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宁夏当地政府开始积极探索“政府+企业……查看全文>>
【篇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和文化旅游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述谆谆嘱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6月8日至10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内容。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要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牢记书记的嘱托,充分利用宁夏特色,因地制宜,珍惜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效,奋力前行,深刻领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重要内容,从中汲取“营养”,作为行动指南,进一步夯实思想基石,要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要不断掌握宁……查看全文>>
【篇一】夏日炎炎,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到宁夏考察调研。他牵挂着那些还没有脱贫的困难群众,惦念着那些刚刚脱贫、日子还不富足的乡亲们。3天时间,习总书记进农村,察黄河,访社区,走田间,看滩区,烈日当空,风尘仆仆。亲切和乡亲们交谈,听基层声音,看村容村貌,一颗心都在人民生活、发展上。他强调要坚持扶贫性质,向困难群众倾斜,多招收困难群众就业。乡亲们搬迁后,更好生活还在后头。希望乡亲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在发展的同时,还要珍惜黄河水资源,注意解决好稻水矛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节水型、高附加值……查看全文>>
【篇一】漫漫脱贫路,殷殷民生情。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向当地居民亲切地说到:“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一番真诚而质朴的话语,既是向人民群众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给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打了一剂“强心剂”。广大扶贫干部当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为鞭策,大力发扬不畏艰险、苦干实干的拼搏精神,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同步跃出“贫困线”,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上下同欲、勠力同心,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壮丽篇章。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脱贫攻坚任务依旧容不得半点疏忽,剩下的贫中之……查看全文>>
【篇一】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看望了已经脱贫的村民刘克瑞一家。在看望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了解了刘克瑞一家的工作情况,并和他们算了算全家一年有多少收入。近些年,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地考察,常会去看望贫困户或刚脱贫的老乡们,在“算账本”中问政策、询冷暖、聊变化、提想法,上演了一幕幕“暖心时刻”,让党员群众广泛关注、津津乐道。有这样一句老话,“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道出了算账对一户家庭能不能过上富裕日子的重要性。算好账才能当好家,一户之小账,恰恰关系国家之大账。如果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同乡亲们一起把“小账本”算清楚,制定好长远规划,该花的花、该省的省,精打细算、持家有道,不仅能够……查看全文>>
【篇一】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时,特别强调了“西迁精神”“延安精神”这两大宝贵精神财富。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保质保量完成。要翻越“让全国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座高山,就要举全党全国之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这两种精神,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务求实效。以“到祖国事业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西迁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1955年,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一批朝气蓬勃的交大人“打起背包就出发”,扎根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到……查看全文>>
【篇一】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20日至23日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期间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陕西工作的肯定、对全省人民的关心厚爱,为我们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做好陕西新时代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全面理解我省脱贫攻坚取得的……查看全文>>
联系客服
公文交流微信群